文:顧浩然 杏語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
(文化大學、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馬偕醫學院兼任心理師)
我們在原生家庭成長的生命歷程,必然會接收到許多的生活經驗,並且在不知不覺中,形塑出我們的人格特質、思考模式、為人處事的方法…。而所有從原生家庭生命經驗中所學習到的,必然也會在我們長大後的生活中不自覺地呈現出來。
大學,有人說,是開始真正成為大人的階段。我們的所有學習,不再像高中以前,都是由學校統一規定的作息。上了大學,我們得自己選課、自己安排時間,並且,也因為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而有新的人際關係。
我們從原生家庭所學習到的一切,很可能也會被我們帶到大學。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從父母親的教導中,學習到朋友都是假的,這樣的觀點,就很可能在我們進入大學後,影響到我們與同儕的相處,好比:覺得「朋友都是假的」會讓我們跟同學們有距離;反之,如果我們從父母身上學習到慷慨、大方,自然,我們在自己的人際關係裡,也會展現出同樣的特質與互動樣態。
上述的「朋友都是假的」,或者是「慷慨大方」,只是一個小例子。我們從原生家庭生命經驗裡,還會學習到許許多多。
我並不認為,原生家庭經驗所學習到的,有所謂地好壞、對錯。然而,當我們進入所謂「準成人」的生命階段時,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分辨,原生家庭所帶給我們的影響,究竟還合不合適自己的大學生活?
就像,我們現在應該不太可能再穿小時候父母親買給我們的衣服,一方面,可能太小了,穿不下了;另方面,也跟我們現在的年紀不相稱了。
但,我們並不能說,小時候父母親給我們的衣服是不好的、是錯的;它們只是不再適合現在的自己。
而如何分辨過往原生家庭的影響,首先,要記得,「習慣固然帶來熟悉感,但未必舒適。」
這是什麼意思?
熟悉感,往往帶來安全感。因為熟悉,所以,我們知道要如何因應。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感受到,我們習慣的因應方式,有沒有帶給自己其實不舒服的感覺?好比,習慣在人際關係裡討好的人,事後有沒有覺得委屈?如果有,這個委屈感,其實就是在提醒自己,我們可能已經忽略了自己的需要。那麼,我們就要思考:那,我還要像以前那樣,委屈自己嗎?「這是我要的嗎?」
其次,心理學有個概念:投射。
有時候,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因為對方的一些話語或行為,而感到不舒服。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覺,或許,它在當下已經喚醒過往的不愉快經驗。好比,如果我們與之互動的人,說話很大聲,我們就覺得「對方是不是在罵我?」但其實,對方根本沒有這個意思,他們只是大嗓門罷了。但因為在我們小時候,一直接收到父母親很大聲的責罵,以致於,我們很自然地把對方的大聲,連結到過去經驗,而把「說話大聲」等同於「罵人」。
今天,我們成為大學新鮮人,需要開始學習讓自己成為可以思考與獨立生活。儘管未來的學習生活,會經歷許多的事情。但我始終相信,我們能長到現在,原生家庭必然也給了我們很多的資源。
而我們所要做的是,去分辨哪些合適,哪些不合適?
合適的,我們繼續留著,不合適的,就還給父母親,並且透過未來的學習,建立合適我們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