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精神疾病停看聽」

導師輔導知能研習

 

講師/謝玲玉 臨床心理師


一、溫副校長致詞   

非常感謝大家在開學前夕前來參加,現在大學氾濫少子化,不只要教學,還需輔導,系上老師總是說學生比自己孩子難帶,要花比自己小孩還多時間照顧,所以今天學務處特別邀請謝玲玉老師來為大家介紹精神疾病狀況,憂鬱症將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疾病,可見其威脅越來越大,各位老師處理起來也要越來越小心,謝老師經歷豐富,相信會為我們帶來豐富收穫。讓我們掌聲歡迎。

 

二、輔導前準備—運用您的知識與人生智慧

助人者、輔導與教師角色不要相互重疊,雖然我們是來學習認識疾病,但不是要請老師來當輔導者,而讓老師在教學時導致關係重疊,因此在教學上,應該是一個教練的角色,所以老師在輔導的涉入應該要減少。若有需求或困難,應該直接尋求諮康中心的協助,因為專業有分工,有任何狀況一定要告知中心,讓專業進行合作。

 

以下兩個案例分享。

 

假若學生與你分享感情狀態,因在便利商店與砂石車司機認識進而交往,而與父母親爭執。若老師的輔導是用自己的價值觀,給予建議,直接表示不贊同學生與司機或同性戀交往,這樣學生之後就不會再與老師分享了。

 

假若女學生因健康需常就醫,男友進而同居照顧,但後來女學生又不斷劈腿回頭,導致後來其男友接受諮商。講者在輔導過程發現,其實像這樣異性戀的男生來諮商是少數的,約十位主動來諮商的男生中可能有九位都是同志,可見其同志議題,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建立信任關係,是很重要,故在與學生相處時,應再更開放、彈性。

 

三、什麼是異常行為:量少質差的行為

什麼是異常行為?發生的狀況對社會來說是少的,在團體中罕見的行為,且表現的狀況是不佳的,所以天才、資優生,則不算是異常行為,不須接受治療。

 

1.違反社會標準:每個社會都有合宜行為的標準,如果行為過度偏離這個標準,就被
        視為異常。

 

2.適應不良的行為:依照這個標準有益於個人或社會福祉的行為是正常的行為,對個
        人或社會造成傷害的是異常行為。例如:外籍生課程學習進度跟不上,風俗民情不適
        應,若後來還導致畏懼與人相處,害怕再來台灣,或聽到有關台灣訊息。

 

3.個人的痛苦:以個人主觀的痛苦感受為依據,同樣的行為對某些人構成困擾,對某
        些人卻可以接受。例如:喪親後整學期都無精打采,超過半年無法集中精神,但有

  些人並不會因為喪親而影響工作。

 

四、焦慮症

焦慮症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情境引起,但若因為結婚或考試感到焦慮,情境消失後就解除了則不算,基本上焦慮扮演警告危險的功能,所以是正常的感受。不過,患有焦慮症者,易收到錯誤的警告,而導致不正常的迴避行為。例如:過度換氣、冒汗。

 

女性病患是男性的兩倍,有可能男生較不容易表達,或者是男生將焦慮轉換成暴力呈現,如殺人放火或自傷,而自殺成功率,男生大多比較高。

 

病因可能為神經迴路問題影響,有研究證明完成21天持續做好事,可以改變神經迴路,所以身體的體質會因為作息或情緒而改變。

 

 

1.廣泛性焦慮症

 

     主要的症狀是持續地過度擔心、不安或憂慮,持續半年以上。

 

     有些學生是垃圾桶型,若常常來跟老師談話,要老師給建議,老師不要再多給    

建議,會讓學生越來越難選擇,不要給太多建議,也不要說不要緊張,建議針對學

生本來的建議或想法提供利弊分析即可。

 

2.恐懼症

 

     恐懼症者對某特定無害的情境或物體,有著強烈非理性的害怕,雖然患者瞭解他們

的害怕是非理性的,但其害怕並未因而減低。

 

    (1)單純恐懼症

 

            害怕特定的物品、動物或情境,如怕蛇、怕封閉的空間、黑暗等等。包括連

      提到相關字眼、看到圖片都會感到害怕、恐懼或昏倒。但是,其實避免接觸或

      拒絕收聽、收看,生活仍不受影響,因此通常不需就醫。

 

    (2)社會恐懼症

 

            持續非理性的害怕處於被他人觀察的情境,他們害怕自己會表現出丟臉的行

      為。常見的例子如害怕在他人面前寫字、在餐館進食或害怕上台報告等。可以透

      過系統減敏感法、制約反制約、階層順序表等治療,一年內可以有效改善。該生

      的害怕核心不是因為大家會害他,而是因為害怕大家的眼光或會笑他。

 

            另外,也有可能學生是因為學習障礙有問題,而產生恐懼,如果學生願意

      付出認真,可以轉介中心進行評估,老師在教學上可以彈性,但不是放水。

 

    (3)懼曠症

 

            極端害怕置身於逃脫不易,或救援困難的公開場所,是懼曠症者典型的症

      狀,例如:害怕搭乘公眾運輸工具,如公車、捷運或飛機,也害怕人潮擁擠的

      地方。

 

           可評估看焦慮物是什麼,若是飛機,但很多年才出國,則不需治療,可以

      上飛機前服安眠藥即可,但若是害怕坐公車,又無法避免需常常搭乘,就要

      接受治療。

 

3.恐慌症

 

      恐慌症的特徵是反覆出現不可預期的恐慌來襲(panic attacks)。恐慌來襲時 ,

患者會經歷到崩潰性的恐懼及瀕臨死亡的感覺。恐慌發作沒有特定的地點,沒有原

因,心跳、氣喘異常,有30%的人皆有發作過,發作時可以用塑膠袋或信封帶住口鼻

來呼吸。

 

      (1)生物觀點:在不該出現緊張的時間出現。

 

      (2)行為論的觀點:認為焦慮症的症狀是透過增強和制約而維持的,恐懼的產生

              是正統條件化的結果。

 

      (3)認知論的觀點:認為思考的偏差(如誇大事情的嚴重性)或低估自己應付威脅

              的能力,是焦慮症產生及維持的主要因素。

 

      (4)心理分析的觀點:症狀來自潛意識的衝突或害怕,恐懼的物品之所以會是

              焦慮的來源,是因為該物品與他內心真正害怕的東西,有著潛意識的聯結。

 

五、情感性疾患

1.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憂鬱是正常的,每個人都可能憂鬱,但如果影響至:人際、功課、家庭、職業,

造成自己困擾或影響他人,就需要就醫治療。

 

      持續兩周情緒低落,有強烈的自傷意念,穩定服藥能有效改善情緒,然而憂鬱症

學生可能影響其飲食與睡眠作息,如暴飲暴食、失眠或嗜睡。若學生經通報都沒上課

在宿舍睡覺,則可能需意識到可能有此疾病狀況。約有2%到3%的男性、5%到9%的

女性會罹患憂鬱症。

 

2.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躁期,可能過度自信、容易開心、生氣,容易好幾周都失眠,過多的計畫,魯

莽的行為,此發病期一定要服藥,並注意可能傷人或自傷、或做出衝動行為,例如:

不停與陌生人發生性關係、過度揮霍金錢。

 

      鬱期:較不容易發現狀況,反而需要特別注意。

 

3.焦慮與憂鬱共病說:

 

      有人說容易焦慮的人,會未雨綢繆就不會憂鬱,也有人說焦慮是憂鬱的前身,

也有人說並沒有憂鬱,應統稱焦慮,所以會有各種不同說法。

 

      有些學生容易焦慮、很多想法,會到處說,此時只要傾聽就好,不用過於擔心

也不用給建議,學生也不易聽進,也不要輕易說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大多學

生只是希望有人分享。

 

六、思覺失調症:

有1/3的人一生可能只發生一次,但若兩年後復發,就易變成慢性疾病,未來即可能漸漸退化,甚至影響畢業可能。此疾病好發時期為18-25歲,此期間,常會讓家長誤以為,是學校導致病發,但其實不管在就業還是就學或何處,皆會讓該生發病,導致家人無法接受,因此需要多花時間與家屬溝通就醫問題,因為醫療是最主要的協助。

 

病因為基因遺傳疾病,若父母有疾病,則孩子發病率高。諮詢孩子家族史,可以提高確診機率。但急性妄想、有重大壓力源,也有可能發生,發作超過一個月,行為反應會變慢,則治療就會拉長。

 

大約只有10-20 %的精神分裂症者可以完全治癒。大部分病患會變成慢性病患,需要長期的照顧與醫療,然而此疾病多樣貌、多疑,有的學生可能退化快,有的退化則慢,妄想型學生則是會覺得旁人都在陷害他,可考慮也讓班上同學知道,並請同學多給予包容。

 

七、強迫症

主要症狀是強迫思考(obsession)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嚴重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

 

1.強迫思考:反覆出現揮之不去的念頭、意象或衝動。例如,我會傷害小孩、會被細

                  菌感染、手洗不乾淨。

 

        建議觀看電影:「愛在心裡口難開」,這是在講述了一名患有潔癖強迫症,脾氣

  壞並憎惡同性戀的作家,因為怕髒,有破掉的磁磚就不會走等等,是對於強迫症描

  述最真實且無誇大的影片。

 

        學生做這些事情、強迫行為等能夠解決他的焦慮,例如:洗澡三小時是他的興趣

  ,也不會影響他的生活,學業成績也不錯,且並不影響孩子安全性,為何一定要強制

  孩子縮短洗澡時間。例如,有些人有潔癖,不需要強制對方改變,也不用特別跟孩子

  解釋說,這並沒有髒阿,對於此類有潔癖的學生並無法理解。

 

2.強迫行為

 

        個人表現出重複、儀式化的固著行為以避免某種災難的發生。

 

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當人們經歷了重大的創傷事件,如撞見或經歷謀殺案、強暴、亂倫、地震後失去家園或其他重大天災,有些人會持續反覆出現慘痛事件的經驗、影像及想法。最早被發現是因為美國在戰後,老兵不停出現回到戰場畫面,且開始有酗酒狀況才被重視,台灣則是在空難及921之後開始受到重視。

 

所謂心理創傷包括超乎經驗之外,極度令人悲痛的事件,而造成心理創傷;並產生強烈的懼怕、無助或驚駭等反應。此類的創傷是一種心理壓力,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須持續一個月以上。

 

 切勿與個案一起陷入混亂之思考,例:辯論、論入絕望的思考循環。輔助”一起”解決生活問題困難-應盡量回到生活常規。瞭解藥物之治標與緊急性、練習簡單放鬆與深呼吸技巧。

 

九、患病不是容易的事,不要因為聽完演講,就擔心自己患病。

很多醫科學生在研讀疾病時,經常覺得自己患了該項疾病。我們在一生當中都會經歷焦慮、憂傷、人際困難等問題,心理疾病症狀與「一般」問題有時只是強度的差別,當症狀干擾個人的功能,才會被視為疾病。

 

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可以治療的。思考無罪,只要行為無異常,沒有確實計畫,且沒有干擾個人生活作息,就不是疾病。

 

十、藥物副作用

很多學生會擔心藥物副作用,但是任何藥物都是會有副作用,且規定需要標示出來,但每個藥物副作用因人而異,並不一定都會產生。

 

若服用藥物感到嗜睡而影響作息,一定要與醫生再調藥,不要自行減藥,因為藥物減少會沒有效果,反而是浪費藥物使用。有時候吃藥想睡覺是正常的,是醫生希望學生多休息,應遵從醫囑、與醫生討論。

 

Ex:美沙酮治療能減低海洛因藥癮,但許多病人看到其副作用就會感到擔心,但其實大家都明白絕對是比海洛因副作用低。因此,需選擇對自己身體有利的治療方式。

 

十一、輔導原則:

(一)恢復常態生活為原則。

 

(二)漸漸接受生活無法回到過去。

 

(三)包容失落的傷感。

 

(四)情緒平復前勿作太大決定-例:退學。

 

(五)必要時的防自殺。

 

十二、四類自殺警訊

常常說要自殺的孩子,也許不會這麼衝動,但是仍要防範未然,但是不說的孩子,自傷意念卻可能突然長大,例如:突然在研究哲學、存在理論等書籍,可能須注意是否有輕生的意念。例如:學生做了關於死亡的報告,且過於投入,須注意警訊,可以私下直接問學生,問是否對死亡議題有興趣,是否有想法或計畫等,並轉介輔導中心。

 

1.感覺(Feelings):無望、無助、無價值感、害怕無法掌控自我、過度的罪惡感、

   悲傷、憤怒等。

 

2.行動或事件(Action or Events):吸毒或酗酒、個人經歷失落的經驗,如死亡、

   離婚、分離、關係的破裂,或失去工作、金錢、地位、自尊。出現爆發性的攻擊、

   魯莽性的行為。討論或撰寫死亡相關情節。

 

3.改變(Change):睡眠、飲食習慣的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個性改變

   ,有時變得退縮、厭倦、冷漠;有時則是變得喧鬧、多話、外向。

   

 

4.預兆(Threats):有計畫的安排事物、將心愛的物品分送他人或丟棄、研究自殺  

   藥物、獲取自殺武器,言語上透露出想死的念頭,如「乾脆去死,反正也沒有人

   關心」之類的話語;自殺的企圖,如服藥過量或割腕等。

 

活動照片

 

排隊與簽到

講師分享主題

導師參與情形 講師分享主題

中場休息

講師分享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