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關係更自在

 

文/方嘉琦諮商心理師


近期參與一場朋友的讀劇發表,這場劇描述一對夫妻如何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因無意識的禁止訊息而發展出替代性情緒,終因替代性情緒的惡性互動造成婚姻的破裂,我將簡單的描述劇情人物好讓讀者能較為理解禁止訊息和替代性情緒的意義。

 

男主角身為獨生子,幼時面對害怕的事物時會哭泣求助,例如閃電打雷時哭泣求助父親,父親回應身為男生不能哭哭啼啼,be a man,再例如被同學欺負時哭泣求助母親,母親亦回應身為男生要勇敢,要嘛打贏,不准輸了哭。自此原生家庭所獲得的禁止訊息便是「不准害怕」,於是一旦有害怕的情緒,男主角學得使用「攻擊行為」或「生氣」(較符合對男生的社會期待)來替代心中的害怕,長大成人後,一旦面對害怕的情緒便會展現攻擊或生氣樣貌;相對而言,女主角身為次女,上有兄長下有幼弟,原生家庭的觀念較為重男輕女,總會要求唯一的次女做盡家中的家務瑣事,當幼時的女主角不滿哥哥弟弟的教養不公平而生氣時,則會被父母親處罰,其父母親總是告誡女生要溫柔婉約,女生就是要做家事,否則就會不受喜歡之類的態度,女主角自此原生家庭所獲得的禁止訊息便是「不准生氣」,於是一旦有生氣的情緒,則使用「難過傷心」(較符合對女生的社會期待)來替代心中的生氣,長大成人後,一旦面對生氣的情緒便會壓抑成為難過傷心的樣貌。

 

男女主角結婚之後面對生活中的衝突,男主角因著衝突而來的害怕情緒使其展現攻擊行為或生氣樣貌;女主角因著衝突而來的生氣情緒則壓抑轉成難過傷心,女主角的難過傷心令男主角自責害怕,便展現更多的攻擊性和生氣情緒;男主角的攻擊行為其實很令女主角生氣,但其僅能表達出更多的難過傷心,形成無窮迴圈的惡性互動導致婚姻最終的破裂。

 

此等互動即是一開始我所謂無意識的禁止訊息而發展出相對應的替代情緒之惡化結果,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這樣的互動模式,不一定只源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也來自於成長過程中許多重要他人的影響,而發展出我們各式各樣的禁止訊息和替代情緒。如果我們能重新覺察檢視自己與他人互動的原始情緒,將能更為適切地釋放與接納情緒,又或者說,如果我們能更進一步理解他人與自己的互動反應的原始情緒,也將能解套僵化的互動模式。以上述的劇情為例,男主角如果能覺察檢視自己的攻擊性或生氣其實是引發自內心的害怕,試圖表達出內心的害怕讓對方知道,適度地釋放害怕而非不斷地攻擊對方,良性的互動則可能逐漸發展;也或者說,男主角理解到女主角的傷心難過其實是感覺生氣,他需要去安撫她的生氣,才不會迫使她一直壓抑,也才能滿足女主角的心理需求,開展良性的互動空間。

 

換句話說,其一,我們可以適度地切割自原生家庭、重要他人、社會期待的影響而佯裝出來的表象,外在他者的評價或許是我們的助力,但也可能是我們的阻力,我們不必然要為了符合他人的期望而過活,適時地滿足重要他人的期望,但也適時關切自己的需求,學習在他者與自己的需求間找尋平衡點。第二,開始愛自己、接納與釋放自己的真實情緒,瞭解任何的負向情緒都有其正向功能,任何負向情緒都是發自於我們身心靈上的警訊,就像臉上長痘痘一樣,是企圖告訴我們身體哪些器官可能過度使用感到疲累;負向情緒的生成也是在告知我們心理上某些議題的未果或壓抑造成不舒服,即如同警訊般的正向功能。一定有聽過類似的話語,「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懂得愛人」或「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被愛」,而懂得愛自己的人其實就是懂得接納自己不完美、接納自己任何正負向情緒的人,一個會委屈或壓抑自己的人,可以想見,也可能不自覺的容許他人委屈自己或打壓自己;一個不容許自己委屈的人,則較不容易與一個會讓自己委屈的人交往,學習愛自己才是通往良性互動很重要的一條路徑。最後,嘗試開放自己對不同性別或角色既定的刻板期望,這些刻板期望例如男性不能感到害怕恐懼,甚至哭泣、女性不得兇猛發脾氣、身為老師不得粗口、身為護士個性要溫婉,要很有耐心、身為婚姻諮商師應該有愛心,不得有過離婚經驗等等……當我們對不同性別或角色的既定期望愈僵化,其實困住的只有自己,因為我們一定會發現沒有一個人可以百分百符合自己的期望,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達到自己的標準,因而感到痛苦或憤世嫉俗,反之,嘗試開放自己對性別或角色的眼光,也將會使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更為彈性多元,他人與我們互動也能感覺舒心自在,好的人際關係即是自此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