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園情感事件談導師的輔導角色(3-2)

 

諮商輔導中心 鍾宛貞

 

有關校園中常見的「性別議題」與「愛情最難事」,將用模擬情境的案例分享方式,讓導師明瞭感情事件的輔導作法,進而提供同學一些值得參考的方向或指引。

 

性別議題

 

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曾為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設計禮服,吳季剛能躋身國際時尚圈,母親陳美雲女士是幕後的推手。吳季剛自小功課不好,但卻愛玩芭比娃娃,且喜歡為娃娃設計服裝。吳季剛的母親若在那時以性別/興趣對應的刻板印象來抹煞吳季剛的設計天份,或許今日就不會有台灣之光吳季剛的誕生了。另一則新聞事件,則是藝人朱慧珍的女兒因感情因素,不幸墜樓身亡。朱慧珍在記者會上,拿出一面彩虹旗,含淚搖旗吶喊:「我要幫女兒在今天正式出櫃。」

 

同樣是性別議題,為何最終的結果卻大不相同呢?關鍵點可能在於我們選擇用何種態度去面對它。性別議題的範圍很廣,涵蓋層面包括:女同志(Lesbian)、男同志(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對自身性別存疑者(Questioning)等。因此,導師在處理性別議題時,態度和方法往往也會是影響結果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

 

[情境模擬一]

現在的學校普遍皆是男女合校,但有一些家長會希望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某些「特定人士」的座位排在一起。這些特定人士即包括與性別議題有關的人。

 

曾有某校招收了跨性別的同學,這位同學的生理性別是男性,但心理性別是女性。他(她)想當女生,但仍未動變性手術。請問:這樣的同學到底應該要住男生宿舍,還是要住女生宿舍呢?他(她)究竟應該要去男生廁所,還是要去女生廁所呢?若家長或同學產生排拒的反應,校方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呢?

 

[討論&建議]

通常這類事件的發生,導師會比諮輔中心的心理師/社工師較早得到學生狀況的相關訊息,建議導師在此時能發揮導師的角色及功能,試著搭起有效溝通的橋樑:

1.當家長使不上力,轉向學校、導師求助及施壓時,導師可以適時澄清學校立場,或
        轉介學校其他單位協助說明。

2.跨性別議題,需請校方與相關的老師共同協助,例如:住宿的安排、增設無性別的
        廁所設施等。

3.鼓勵跨性別的學生尋求晤談,或尋找其他社會資源的協助,例如:同志諮詢熱線
        等。

 

……………………………………………………………………………………………………………………………………

 

 [情境模擬二]

A男與B男住在同一間男生宿舍。若A男沒有讓B男知道他去了哪裡,B男常會逼問A男的行蹤;A男若很開心地跟其他人在一起聚會,B男就會很不開心;然而,A男也習慣性地常把B男的情緒扛在自己身上。因為A男和B男常常都會同進同出,大家開始覺得這兩個人似乎不單純只是室友或朋友的關係。

 

[討論&建議]

由上述情境描述,導師可以得知,B男對A男有控制慾,但導師對於「A男對B男的感覺」卻無從得知。導師在此時可以試著做:

1.A男與B男的這段關係,若放進戀愛關係來看,或許中間就會有「喜歡」的情愫存在
        ,然而,導師可以不用急著幫同學下診斷,但需繼續維持警覺與關注。

2.若導師有時間,也願意多關心同學,就可以多和同學聊聊,釐清「同性友伴愛」及
        「同性戀」的差異。

3.導師或許可帶領同學思索,讓同學自己注重自己的感覺和選擇。導師需提醒同學留
        意如何面對不友善或敵意環境,例如:「你們兩個人那麼好,該不是gay吧?!」
        之類的閒言閒語。

4.最後,導師可以詢問同學意願並將同學轉介至諮商輔導中心。

 

……………………………………………………………………………………………………………………………………

 

愛情最難事

在愛情裡,最難的事有很多,不外乎一開始付出較多,而後一直呈現不平衡的狀態,然而,有些愛情卻存在著情深意重而又相互折磨的矛盾關係等。其實,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但是,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一件事實。「感覺」是否抽象而令人難以言喻呢?「事實」容易解釋嗎?此外,分手可有很多原因,結合卻可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需要原因」啊! 我們將透過以下案例的情境模擬方式,提供導師了解如何發揮導師的角色與功能。

 

 [情境模擬一]

同學阿桃一直抱怨男朋友阿威,她說:「為什麼每次都要等我開口了,然後,你才會有反應呢?」阿威一臉呆愣愣的樣子,顯然不明瞭阿桃在說些什麼。阿桃又繼續數落:「像是情人節到了,或者是我的生日,你總是要我千方百計地明示或暗示你,你才會知道要有所表示。你這樣讓我覺得好累啊!」可是,阿威也有話要說,阿威發現阿桃和其他男性朋友互動較好時,他也會很不開心。不過,阿威都把不開心隱藏起來,他並沒有跟阿桃說他的感受。

 

雖然阿桃一直嚷嚷著說她覺得她自己並不受重視。」但是,阿威卻覺得自己已經儘量滿足阿桃的需要了,怎麼阿桃還有那麼多的不滿呢?因為,阿桃覺得男朋友就是應該要知道女朋友在想什麼才對的啊!然而,阿威卻覺得只要女朋友開口,他就會有求必應了,那阿桃還有什麼好不滿的呢?

這一對情侶,一直到爭吵時,才把雙方內心的心裡話講出來。

 

[討論&建議]

導師可以帶領同學們思索以下問題:

1.男方有委屈,因為他覺得女方一直都不肯講她自己的需求究竟為何?然後,男女雙
        方彼此話不講清楚,就一天到晚吵架。

2.各自都有需要在親密關係的溝通中做功課。

3.難道女方真的如此在意男方送的情人節或生日禮物嗎?女方需要的可能是關心和主
        動啊!女方在意的恐怕是:對方到底有沒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女方需要的是一
        種被在乎的感覺,而不是等對方提醒才有所動作的。

4.女方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需要是什麼?也沒有講清楚自己的需要。所以男女雙方都要
        注意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5.必要時,導師可以將同學轉介至學校諮商輔導中心晤談。

 

 

……………………………………………………………………………………………………………………………………

 [情境模擬二]

女生談戀愛會變笨嗎?還是會變得較依賴對方呢?男生在愛情中,難道就會變得愛發號司令嗎?有一對情侶就是如此,後來,女生受不了男朋友的緊迫盯人,她開始不讓男朋友牽她的手,並且開始出現反抗行為。

 

[討論&建議]

導師可協助這對情侶去看兩人之間的關係:

1.男生是否有令對方感覺到強勢,或者常罵對方:「妳怎麼那麼白痴……」等等的
        字眼。久而久之,男生可能不自覺地在與女朋友應對時,出現貶低、不屑等
        等的表情和動作。

2.不論男女雙方,大家都要想清楚自己的期待到底是什麼?

3.必要時,導師可以將同學轉介至學校諮商輔導中心晤談。

 

 

[情境模擬三]

小琪覺得男朋友小立沒有很愛她,因為小立出去和學妹吃飯都沒和小琪先報備一下,然而,小立的說法是:「覺得不希望對方胡思亂想,所以才沒有先講。」因此,小立對小琪說:「就是因為妳會胡思亂想,所以才沒有跟妳講,妳看,妳果然胡思亂想了啦!」

 

[討論&建議]

1.男同學小立講的似是而非話語,其實有點兒怪,這表示小立先入為主地認為小琪就
        是一個會胡思亂想的人,所以,小立會自動過濾一些訊息而不讓小琪知道。導
        師能帶領小琪和小立去看見雙方對於彼此存在的不信任感。

2.小琪對小立產生不信任的感覺,就會因這小事件而引發出大脾氣,久而久之,小琪
        就會變成一個控制女了。如此一來,倆人的相處就會有吵不完的架了。

3.小琪若覺得這段感情都是女方主動付出來維持感情的話,導師便可考慮先轉介小琪
        至諮商輔導中心晤談,因為,一般而言,在愛情的關係裡,通常痛苦較多的那
        一方,較容易轉介成功。

 

[情境模擬四]

男同學主動向女同學提出分手的要求,女同學不願意分手,而且,女同學希望男同學能和她好好談一談,但是,雙方每談一次,女同學就又被無情地分手一次。 男

同學很明白地說:「我們已經沒辦法在一起了。」女同學卻在心裡一直覺得對方沒有講清楚,後來,女同學得知沒有轉圜的餘地,於是才逐漸認清事實。

 

這位女同學在分手後頓失生活重心,她覺得自己很痛苦,因為倆人在熱戀時,把雙方的課表都排成一模一樣,倆人不論做什麼事都黏在一起。結果,女同學卻在分手後,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而且,之前將重心擺在愛情,漸漸地就變成沒有朋友。女同學每每看到別人笑的開心,她自己就又悶悶不樂了。

 

女同學在分手後,還是會不斷關注前男友的Face Book,她想看到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並且藉此來證明對方曾深愛過自己。後來,這位女同學看到前男友和學妹開始有曖昧關係,女同學沒有做好前男友可能會再交新女友的心理準備,因此,她開始焦慮且睡不著覺,感到痛苦,這些都是憂鬱症的指標之一。她開始懷疑對方是否在分手前就已經和學妹搞曖昧了呢?這位女同學的外在表現看起來很OK,但內在卻很混亂。

 

[討論&建議]

當導師面對學生這樣的分手狀況時,可以發揮導師的角色與功能:

1.轉介校內諮商輔導中心,但在這過程中,導師仍要持續給予學生高度的支持,讓學

   生不會覺得自己被導師拋棄了。

2.核對學生的作息、食慾、學習、生活及人際的功能,注意過多、過少的部分,如:

   突然大吃或突然不吃等。

3.核對其人際支持系統,並了解學生父母是否知情,但若該名同學的家庭功能不佳,

   則另當別論。

4.核對其分手後,是否還想尋求前男(女)友的安慰,若是如此,該名同學的調適期

   或回到現實的時間會拉很長。對方是否有回應,亦可看出雙方情感糾結的程度。導

   師能留意同學是否習慣分手後少了另一半的生活?導師亦可直接問學生:「分手事

   件會不會讓你(妳)偶爾有輕生的念頭出現呢?有沒有想報復的念頭呢?」以上問

   題均可做為轉介的依據,及說服學生轉介至諮輔中心的理由。

5.導師不要期待學生「立刻」就「好」起來,導師可以告訴學生:「你(妳)可以想

   他(她),但不是去找他(她)或打電話、傳簡訊。」、「你(妳)可以講一講你

  (妳)有多想他(她)。」導師在此時能扮演良好的傾聽者角色。

6.導師需留意同學的狀況,並持續保持關懷追縱,如:

    1)注意分手後的糾結,惡化情緒。

    2)一直要追問分手原因或要求對方道歉。

    3)一直想看對方的FB等相關訊息發佈。

    4)想把一些禮物或物品還給對方。

    5)一直追查對方劈腿的證據,證明對方有錯在先。

    6)看似理性分手,其實是種否認 ,覺得二人間相處還需要磨合,現在只不過是彼

         此分開冷靜一下而已。

    7)不要急於戳破,免得以後導師尷尬或學生不敢求助。 .

7.導師需讓主動分手的同學學習有界限的表達。導師在此時能試著對同學說:

    1)我知道你(妳)很難受,我很抱歉。

    2)你(妳)現在不理性,我沒辦法跟你說下去,等你(妳)平靜點我們再談。

    3)我要掛電話了。

8.導師提供給主動分手者適當的求助管道或訊息,如:向校安人員求助,尤其在面對

   被分手者以自殺威脅的場合,主動分手者該做的事並非親臨現場。過去曾發生過類

   似案件,一位以自殺威脅對方,並期待對方能夠因此而現身的「被分手者」,反而

   很錯愕地對趕來現場處理此事的教官說:「我都說我要死了,為什麼來的不是我男
         朋友,居然是教官呢?」試想,若「被分手者」發現,只要以死威脅便能見到對方

   的話,那事情的演變是否會沒完沒了呢?

9.導師能提醒主動分手者留意:

    1)主動分手者不願概括承受分手可能帶來的結果,演變成相互指控,讓被分手者

         更難調適、情傷更重、懷疑更重。

    2)主動分手者害怕成為對方眼中的壞人,害怕負責任。

    3)主動分手者要低調,不要很快地出現開心、快樂的樣子。

    4)主動分手者不要很快地就跟新歡出現在舊愛面前,不要很快的在FB上曬恩愛。

(本文參考謝秀貞諮商心理師2月於靜宜演講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