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談校園霸凌

 

講師/周愫嫻教授

 

在這場校園霸凌演講裡,講師主要不是介紹霸凌的類型或種類樣貌,而是和參與的老師們分享討論在校園裡處理學生的衝突方式。

 

講師將霸凌用「人際衝突」來描繪,講師雖沒有細說為什麼是用人際衝突來描述,但當講師用這個觀點去談怎麼處理時,發現是一種更宏觀、更高的觀點,可以是小小的人際問題,也可以是採取較激烈或暴力的人際互動。校園霸凌則是發生在學校裡的人際衝突,目前學校處理學生衝突的方式,主要可以區分為四大類:行政處理、輔導機制、引入校外資源和司法處理。講師進一步介紹並分析其可處理的四大面向及背後考量、運作機制和可以達到的效果。這幾項處理方式並不是不好,只是不論就學校或是社會環境裡,發現有些問題並不能透過現有的處理得到解決,像是雙方自己的內在感受,以及更重要的是否可以讓學生停止未來在學校裡的加害行為。

 

將處遇的方式再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可以把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案或策略,用「支持」和「管理」做為χ軸和y軸,形成四個象限,亦即四大主要處理策略:1.低管理、低支持,即忽視。2.低管理、高支持,即輔導。3.高管理、低支持,即嚴懲。4.高管理、高支持,即修復式正義,是新的觀點,講師將之稱為橄欖枝方案。當我們運用前面四大處理衝突的方式,加害者可能會有一個懲罰,但在這個受罰的經驗裡,加害者未必會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被害者可能接受或拒絕輔導,在處理的過程中對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可能沒有機會說出來。傳統調解制度會有一個主持者,以主持公理提供雙方建議,雙方有時會有文化裡人情的影響,某種程度上有強迫的意味。修復會談則是所有的協助都由雙方提出,主持者不提供建議,也不評價任何一方的行為,調解人和修復會談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找到兩方都能同意的解決方法,目標是放在希望未來不要再發生。

 

橄欖枝方案目前在台灣實施有其困境,修復會談主要也是提供在處理衝突時的一項選擇,其首要條件需要雙方都有意願坐下與對方展開這個會談。講師提到實務上曾與一名犯有妨害秘密罪的國中生接觸,學生曾進入少年輔育院,從小就是學校的頭痛人物。講師與他接觸的過程,邀請了父母進來,會談中個案的爸爸表達自己對兒子行為的感受,這些未曾說出口的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真誠關懷與擔憂,父親的真心話讓兒子瞭解自己的行為對父親帶來的心痛,這也是橄欖枝方案的核心,人是有理性的,加害人可以在修復會談裡真正明白自己行為,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的傷害,主要多是來自自己身旁親密或信賴的人對其行為的感受,那種自己親近的人也感到難過行為是不好的,進而確保未來不會再發生。橄欖枝方案提供導師在處理學生之間的衝突,可以用來解決衝突的一項參考策略。

 

正義:談校園霸凌 活動照片

 

導師報到實況1 導師報到實況2
諮輔中心孫主任開場介紹 周愫嫻教授演講風采
與會導師認真做筆記 與會導師專注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