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與溝通


講師/陳瑞金諮商心理師

 

人際關係是指熟識的兩人或兩人以上,一連串互動關係。而人際關係的網絡是由家人、密友、朋友、再到認識的人(如同學、同事、鄰居等),形成遠近親疏的社會網絡。人際關係吸引的因素通常包括兩個因素:情境的因素個體的因素。在情境的因素中,影響的因子距離相近(近水樓台先得月)、功能相近(常會一起做事,自然相遇)、和熟悉(減少陌生的焦慮感)等等,都可能增加兩人的關係;而在個體的因素中,外表的吸引力(初次可見的訊息,月暈效應)、態度的相似性(喜歡與自己相似者)、以及需求的互補性也都是可能影響的原因。

 

以下將人際溝通模式分為二種概念來解釋:

 

人際溝通模式概述(一)

 

布伯(Buber)將人際溝通分成三個層次:

    •              物我(I-It)溝通:如同對待機器,例:與店員、班長與新兵的互動。
    •              人我(I-You)溝通:多數互動,例:角色導向、職場、師生、普通朋友、遠房親戚。
    •              你我(I-Thou)溝通:獨特個體,開放、接納。

     

    經驗場域與自動化反應

    有位老外娶了台灣老婆,有一天老婆帶他去吃清粥小菜,他覺得是人間第一美味,念念不忘,卻忘了它叫什麼。過兩天實在忍不住就跟老婆說:我好想吃軟飯,老婆聽了生氣的賞他一巴掌!這就是經驗場域不同導致的誤會。社會文化場域和個人的成長經驗場域皆會影響自動化反應。

     

    人際溝通模式概述(二)

     

    溝通的影響因素

    同時身為收訊與傳訊的溝通者,其本身的自我觀念、需求、價值觀、人生觀、信仰、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經驗、溝通能力、心中所存在的社會常模、規範、角色、期待、刻板印象、以及對溝通對象的看法等,皆可能影響人際溝通與互動的狀況。

     

    情境線索:距離

      •         親密距離:約50公分內,易有肢體接觸,例如夫妻、情侶或密友。
      •         個人距離:約1公尺,可碰觸對方,例如朋友。
      •         社交距離:約1~3公尺,避免非必要的肢體接觸,非情感性的互動,例如職場公事互動。
      •         公開距離:約3~7公尺,正式而疏遠,例如演講者與聽眾。
      •         距離遠近隨文化不同而有差異,可參考其他肢體語言等。
      •  

      人際關係階段理論 (Devito, 1990)

           1.接觸期:相遇,知覺、互動è外表、對話。
           2.涉入期:追求,試探、增強è興趣、共同點。
           3.親密期:熱戀、安逸,承諾、社會聯結。
           4.惡化期:忍耐,不滿與矛盾è不如預期、改變、錢。
           5.修復期:下坡,內在修復/人際修復。
           6.崩潰期:分離(人際、社會)è無法解決、缺乏動力、代價太高等,建立互動「共識」。
           7.哀悼期:震驚、否認、討價還價、沮喪、接納、再出發。

       

      溝通的方式決定溝通的品質,而傾聽和同理,是最基本友善溝通的條件:

       

      傾聽

      傾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聆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表達意見,或詢問對方問題。傾聽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心聲,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前因後果,才容易貼近與瞭解對方的需求與期望。傾聽是建設性溝通的基礎。傾聽包含:

        •    聽他說話的內容。
        •    聽他話中的情緒。
        •    體會他的感受(穿他的鞋)。
        •    觀察他說話時非口語的反應。
        •    猜測他非口語反應背後蘊含的意義。
        •    不急著問問題、分析狀況或給建議。

        同理

        1.    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可能有的感受和狀態。
        2.    辨識對方的世界中真正的感受和情緒,包括:

                (1) 陳述的事實及其意思為何?
                (2) 表達時的情緒是什麼?
                (3) 情緒的強度如何?

          • 將了解的部分表達出來給對方知道。
          • 重要的是在於讓對方知道你了解,也讓對方再一次省視自己的處境,甚至是反映當事人困境的深層
             & 意涵。

             
          • 此外,我們還需要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自動化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給予建議,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反而忽略當下對方最需要的,或許是聆聽、支持,而非解決方法。尤其當對方帶有強烈情緒時,更需要提醒自己放下習慣的反應,考量彼此的需求與對話的目的,給予自己一點心理空間,做出有益彼此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