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才能有好關係?

 

劉珍瑜/諮商心理師

  許多有人際困擾而來尋求諮商的人,我從他們那裡最常聽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們明明對對方感到生氣或對對方的行為感到困擾,卻選擇忍耐及壓抑的方式,結果讓自己承受了許多委屈的感覺。這樣的現象似乎普遍存在著,可能跟華人文化「以和為貴」的價值觀有關,也可能是對人際環境普遍存在著一種不安全感,認為如果表達了生氣,自己就會被他人排擠或被列入黑名單中。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學習各式各樣的人際行為,例如打招呼、問好、表達關心、幽默……等。唯獨表達生氣,在我們的文化中就像是「失落的一角」,我們總想尋找其他更好的方法來處理人際困擾,就是不願意表達生氣。許多人對生氣有一些迷思,例如:認為「生氣」就等於「失控」、「難相處」、「會傷害別人」;許多被表達生氣的人,則認為「別人對我生氣」就等於「我不好」。在這樣普遍的迷思下,許多人不敢表達生氣,結果不是採取疏離對方的策略、就是壓抑隱忍直到情緒爆發,最後造成更嚴重及難以修復的人際問題。

 

  說到底,害怕表達生氣其實是自我內在的一種恐懼,恐懼別人在我們表達生氣後不再接納我們、恐懼孤單、恐懼沒有人站在我們這一邊。因此,要能表達生氣,需要的並不是溝通技巧,而是克服自己的恐懼:我們是否對「表達生氣」存在著迷思?是否災難化了表達生氣的後果?我們是否不夠自我肯定,以至於將別人的反應視為自己夠不夠好的證據?

 

  我們之所以會產生生氣的感覺,是因為我們的內在或外在被冒犯了,表達生氣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對方了解他的行為冒犯了你或使你受傷,讓你藉以保護自己。如果對方願意與你進一步溝通或調整他的行為,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進一步的了解和信任感;反之,若對方不願意進一步溝通或不願意調整他的行為,那只是說明了他並不在意冒犯或傷害你,或許你需要想一想未來要跟他維持什麼樣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表達生氣之後你就不用再壓抑負面情緒讓自己受苦了,可以享受情緒的釋放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