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輔導知能研習:從情緒出發-

談大學生的人際問題與輔導

 

講師/李亮慧諮商心理師

 

 

活動紀錄:

 

1.現代人的人際關係

   (1)用網絡非常的簡單,網路覆蓋面積廣。

   (2)不用開口,只要動動手就能交朋友,關係建立很容易。

   (3)搜索fb好友,實際上有再來往的很少,稱之點頭之交。

 

2.可帶領學生的小活動:請同學列出自身的四種人際關係數目。

   (1)深交:很少,甚至空的。

   (2)點頭之交:可以約出來吃飯。

   (3)敵交。

   (4)淺交:沒有講過話,但是看過這個人。淺交很難進入深交。

 

        第一個問題:看到以上的,你喜歡你現在的人際關係嗎?

 

        旅行青蛙:可以不用有朋友就可以玩。

 

3.相互尊重的溝通不再流行,像留言可以刪除。

 

4.現在的社會是充滿比較和競爭的,「我不需要人幫忙」、「我可以一個人過得很好」。

 

5.網路的造就:匿名性(匿名性很快交到朋友,不用那麼禮貌對待,不想讓認識的人知道)、

   便利性(可以不用約出來吃飯、用網路打電話)、即時性、自主性與跨國界。

 

6.因為網路的透明化,影響真實的人際關係

           方便是一種維持同儕關係的工具,可以知道大家發生什麼事情,要開同學的
   時候很方便,縮短在環境的適應時間。

 

7.問題出在哪裡?

            對人際衝突與壓力的協調處理能力不足,容易陷入搞人際疏離感,因為不
   喜歡麻煩,讓其他人說閒話。

 

8.Fb建立當時的初衷:培養人際互動技巧、獲得壓力紓解、暫時抽離現實(可以在虛擬上關係

  是好的)、學習無所不在(看見別人的互動、人家po文)、促進友誼的維繫。

 

9.網路的雙面刀:不用經過思考,但是現實不能刪除或者重發。真實的人際關係萎縮:真正說話次

   數不多。在現實上建立好友困難和時間久,網路上只要按+好友就好

 

10.情感交雜

             每個人面對問題的情緒,不盡相同,在華人社會不會把不開心表現出來,
     但可以從臉部表情上可以讀出諮詢。

 

11.不安全依附

     (1)很多內心戲跑出來,內心很多負面情緒。

     (2)焦慮矛盾性:小孩身上比較看得到。容易憤世嫉俗,會抱怨,很怕被拒絕。

     (3)逃避型:冷漠、沉默,怕同學更不喜歡他,影響班上的運作。

 

12.邊緣人:對於團體生活缺乏熱忱,喜歡一個人呆著。缺乏互動上的技巧,很麻煩。不受歡迎的,所

     以會增加對人的防衛與距離,這樣可以減少他人的討厭感。堅持個人評估標準,選擇的不同。

     (1)資源教室的特教生:不喜歡班上的同學當朋友,寧可和資源教室的老師當朋友,對自己的限制感

          到自卑,可能以前經驗不好。所以對自己很顧慮。

      (2)進修部的大學生:沒有時間可以去建立友情,年齡差距大。

      (3)校外(網路)的風雲人物:網路上很多虛擬朋友,或者打工有好友,和班上互動頻率還不錯。

 

13.行為無法改變時,就從情緒著手

     (1)問:你在擔心什麼?

     (2)行為的背後都有目的和意義存在,同樣的行為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3)強化信任關係:不要有問題才出現在他的身邊。關係是人與人的互動,只要發現問題,應該要接

         觸全班和他。事出有因。

     (4)聚焦在此時此刻。

     (5)陪他討論,耐心等待,穩定的陪伴,不要急著讓他怎麼做和他應該要做什麼。不要給自己過多的

         壓力和陪伴。

     (6)專注在互動的過程:他跟同學發生的問題,也會體現在他和你的互動。

     (7)重點放在事件上會扯很遠。

 

14.老師可以做什麼?

     (1)在同理建立上的幫忙:我們可以一起解決,而不是同情上的幫忙。

     (2)陪伴:在有限的時間裡陪伴。

     (3)放下自己的價值觀:不能先入為主。

 

15.影片:一堂由老師以身作則的生命教育(TED X TAIPEI)

     (1)一般的老師只修過特教過3學分。

     (2)杜絕霸淩老師要帶領才行,學生看看這才會做。

     (3)拒收腦性麻痺學生,是一種歧視。

     (4)嘲笑和模仿都是霸淩。

 

16.把尊重從內而外實行

 

活動照片

 

學務長致詞 講師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講師與導師互動 導師認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