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靜心回到自我認識

L老師/實習諮商心理師

諮商專業領域一直以來都是百家爭鳴,而近年來靜心取向的訓練與活動也似雨後春筍不斷竄出,尤其是諮商領域非常講求自我覺察,而我對於靜心非常有興趣,卻沒有深入參與或體驗。近日內參加靜心工作坊,工作坊的體驗讓我更接觸真實內在,更瞭解自己。

『靜心是一門一輩子的功夫』,講師如是說。現在工商業社會,視野可見都充滿著急躁,觸手可及皆充斥著競爭,每個人的心都不斷地奔馳迷走,可能迷失方向,又或者遺忘現在,心忙忙碌碌,人庸庸碌碌,忙些什麼卻不知道。

從小時候父母就會不斷地對我們說,要更努力、要出人頭地、要······,但是這些未必是我們所要的,也未必是父母想要的,是社會的價值觀讓我們這樣選擇的,而我們就是被這些追趕著,導致心的忙碌。從靜心的練習當中,試著去允許自己可以休息,允許自己的身體放鬆,跟身體對話,瞭解自己的感受與情緒,更甚之將工作坊的體驗帶到生活。

忙碌的心,有時候也會呈現在感情中,由於太在乎感情,於是把所有的心力放在對方身上卻沒注意到對方要些什麼,就如戲劇犀利人妻當中的小三(第三者代稱)一角不斷地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也只注視著對方,但對方不一定能夠完全接受,當對方的注意力在他者身上時,小三就會不斷地驗證對方不在乎自己、不愛自己;從這裡就也可窺見內在假設的運作模式與驗證方式。

從靜心的過程中,我也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會屬於自己的內在假設與驗證以及內在價值觀,例如當講師提到『你可以讓自己休息了』,心裡會有聲音告訴自己"真的可以嗎?"我發現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也會告訴自己要努力、不允許歇息,要做到完美,一旦歇息會發生恐怖的結果,然而只要休息產生壞結果我就會不斷地強化本來的假設,告訴自己更不能歇息,被恐懼追著跑;又如講師提到『你可以被別人注視著』,我心理也會想到"很困難耶!"也顯現出來我對於被注視這件事情也是感到焦慮的,小學幾乎整整六年導師給我的八字箴言評語『個性內向、品學兼優』,我只要被注視就會相當不自在,靜心過程中我重新發現自己、也確認自己對於注視的擔憂。從靜心的練習更深入地探索自己,把外界繁雜的聲音暫時關閉,只留下自己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靜心的確是一輩子的功夫,但不僅僅侷限心理助人者本身,也期許靜心的推廣與學習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沈澱心靈,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更加瞭解自己。有空的時候,不妨花點時間跟自己對話,身體會告訴你超出你想像以外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