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尷尬開場到真誠連結:給大學新鮮人的人際適應指南🧭
文:陳婷諮商心理師
踏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你可能既期待又緊張。期待的是即將展開的新生活,緊張的是——要重新面對一群完全陌生的人。
從高中到大學,最大的不同不只是課程或環境,而是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一個「更自由、更多元」的環境裡,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很多大一新生在剛開始時會有一種隱隱的不安:我能交到朋友嗎?同學們會喜歡我嗎?如果我太安靜會不會被忽略?如果我太主動會不會被誤解?
這些心裡的小劇場很常見,也很真實。因為在人際互動上,我們一方面渴望被看見,一方面又害怕被拒絕。
初遇的尷尬期:給彼此一些時間
剛上大學時,大家都像是「空白筆記本」,沒有人彼此熟悉,也沒有人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和你相處。
所以難免會有一些尷尬的空白時刻:坐在同學身邊卻不知道要聊什麼,室友間明明天天見面卻不一定有話題,社團裡看到很多人熱絡地互動,自己卻不知道該不該加入。
圖檔引自IG@ ngnchiikawa
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不用急著否定自己。尷尬,本來就是一段關係萌芽的必經過程。就像種子要在土裡慢慢發芽,關係也需要時間來浸泡。
給彼此一些緩衝,不代表你沒有能力交朋友,而是正在摸索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
人際適應的三個小提醒
一、勇敢踏出第一步
在人際互動裡,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等對方先開口。但其實,主動打招呼不一定會讓你顯得突兀,反而可能是對方心裡暗暗感謝的契機。
你可以從簡單的問題開始,比如「這堂課教授人多嗎?」、「你住校還是租屋?」這些看似日常的小問候,其實都在累積關係的基礎。
二、學會尊重差異與界線
大學是一個縮影,你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有的熱情、外向,喜歡大家一起聚;有的內向、安靜,習慣自己一個人充電。
你不需要迎合每一種人,也不用刻意改變自己來獲得認同。重要的是,能夠尊重差異,並且為自己設下界線。當你覺得不舒服時,勇敢表達「這樣我不太習慣」並不是拒絕,而是建立健康互動的開始。
三、累積小互動,慢慢成為支持網絡
真正穩固的友誼,不是一次聊天就能完成,而是由無數次小小的互動累積而成。一起吃午餐、課後分享作業心得、參加一場活動、交換彼此的小秘密……這些不起眼的片刻,
其實都在悄悄編織成一張支持的網。當你需要幫忙時,這些人會成為你伸手可及的資源;當你感到孤單時,這些人會成為你心裡的依靠。
引自:X@crayon_official
別忘了「做自己」
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我知道你可能會擔心自己不夠好,或害怕和別人比較。但請記得:你不需要用力扮演某個角色才能被喜歡。
真正的朋友,會欣賞你真實的模樣。與其追求快速建立的關係,不如好好做自己,讓那些真正合得來的人,有機會慢慢走近你。
最後,給大一的你的一句話
人際關係不會一夜之間完美展開,它需要時間、需要耐心,也需要一點點勇氣。
從「新同學」到「新朋友」,這段旅程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步調前進。當你願意多走一步、願意保持真誠,你會發現,大學裡的世界比你想像的更溫暖。
引自:『すみっコぐらし 学校生活はじめるんです』が7月18日に発売決定!“おでかけすみっこ(学生かばん)”が応募者全員にプレゼントされるキャンペーンも実施 | ゲーム・エンタメ最新情報のファミ通.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