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照片

給學生ok繃還是救生圈 — 高關懷學生的認識與輔導

講師:許鶯珠老師

現代老師不再只單純侷限於教授學生課業知識,還須關懷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面臨到的問題。然而,隨著現今生活的日新月異,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亦層出不窮。因此,老師們必須跟著學習各種狀況的解決方式,並試著引導學生,使學生能處於最佳狀況,找到適合的方法且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身為大學導師,需要好好了解班上每一位學生的狀況。因此在新生入學後的認識與關懷是相當重要的。

大學新生的喜與憂:

大學新鮮人經常碰上的困境,在於從高中時期倍受照顧的環境,轉換而成為需獨立自主,因而所產生的焦慮。

新環境的適應力:

大學裡的學生,大多來自於各縣市和各不同家庭環境。因此,當學生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學環境,且又遠離家長的照顧時,一切變得需學習靠自己。而這個環境所產生的變化,將對學生的心理有所影響,此為焦慮一。所以,導師須從旁輔助,讓學生可以快速了解學校的一切,且儘量不要讓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向誰尋求協助。

人際關係的學習:

對於人脈一詞的認知,每個人的定義都有所差異。當觀念不同時,對於發展人際關係的相互比較,將會造成同學們的焦慮,此為焦慮二。

在大學生活中,同學所面臨到的人,會較高中時期廣泛。這其中包含不同年齡層和不同職業的人,這些人都有可能成為同學或朋友。但並非每位同學都是社交高手,所以,導師須注意,讓學生能易於融入群體裡。

學習態度的落差:

自「被動的接收資訊」轉變成「主動學習」並自己做整理,此為焦慮三。導師此時須讓學生知道,在大學裡的課業,不會有如高中老師般的耳提面命,學生需多靠自己並學習安排規畫進度。學生能調整自我的心態,才能早入融入大學生活。

訂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使迷茫的大學新鮮人,找到正確的方向,且不至於在學習、生活上有所偏差,或不知該做什麼。

而開學後,以下種種情況值得老師多加留意:

  1. 生涯方向的追尋---
  2. 大學生活是未來踏入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踏板。大學生此時就需開始找尋屬於自己的目標,但這樣的目標,不見的每個人都能快速地找到。因此,學生很容易在過程中產生恐慌感。老師們可以多多與學生聊聊天,多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3. 戀愛學習---
  4. 在大學裡,學生不僅要學習課業上的知識,性別關係的相處也是值得學習的一門功課。大學生們有很多不同的愛情觀和價值觀,大家都需學習如何在性別關係中和平共處、相互尊重與學習。在大學裡,我們常會耳聞一些極端的感情事件,此時若老師能多了解學生狀況,是度給予適當觀念,就能使學生減少傷害。

  5. 管理情緒---
  6. 在大學生活裡,必會接觸各式各樣的情況,有開心的,當然亦也有悲傷的,不盡然都可以符合自己所期待。但每個人的個性皆不同,我們也無法保證能處理好每種情緒。因此,老師須對每位學生的個性多加了解,試著幫助那些情緒較容易波動的學生找到平衡。

    對於某些抗壓性較低的同學,老師需多留意。若部分同學以批判、無正面回應的態度來面對一切時,這些同學的自我評價通常較低,他們總是對自己沒有自信,或常發生情緒低落,無法自我肯定的情形。老師面對這類同學時,須多加關心與留意。

學校的資源豐富,但對於部分情況較嚴重的同學(躁鬱症、憂鬱症······等),若能配合醫院做診療諮商,輔以用藥,將會對學生有所幫助。

此外,每所大學均會設立學生諮商輔導中心,來協助並解決學生的問題。但其實最了解學生狀況的,非導師莫屬了。導師是學生輔導的第一線,通常導師會是學生合理抒發壓力的對象。因此,老師了解各個學生的問題,和可能面臨的困境後,老師接著就須學習分辨哪些學生需要關懷,以及如何關懷他們。當情況較特殊或老師已察覺情況較嚴重時,轉介至校內諮商輔導中心,讓專業輔導人員作後續個案追蹤處理,此舉會是對學生較好的做法。

高關懷學生篩檢 - 導師
  1. 初次接觸
  2. 在大一新生時,老師須積極主動出擊接觸每一位學生,與學生談話,且盡量不要設限談話內容,因為每種情況都會產生需要被關懷的狀況。舉幾個例子來說,對於選擇就讀該系的過程與感受,有些學生不一定是因為喜歡該科系才進來就讀,有的反而是父母的期望,或是還不明確了解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學生容易造成學習低落,對生活無所適從。此時老師需要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有能力找到自己的目標,努力往前踏進。 還有關於學生的家庭環境,老師多少可以了解一下,就台灣社會文化的影響,有些父母親少用鼓勵的話語來關懷自己的小孩,面對這樣的成長環境,有些學生就會產生對自我的不認可,認為自己什麼事都達不到別人的要求,如此就容易自我憐喪,變得看輕自己。此時,老師就需多鼓舞學生別看輕自己,要相信自己。 而在新學期的開始,也是老師需多釋出關心的時候。了解學生在假期期間有無發生不愉快的事,而且不能輕忽任何事情的影響性,因為每個人的感受性有高低不同。例如:家庭父母的離異,即便現在學生已成年,亦無需家長照顧,但我們不能因而認為這是小事。每個人都希望家庭是健全的,而當家長逼迫小孩選邊站時,就會讓小孩感到十分為難,心情也為之陷入低落。還有,當學生面臨死亡事件時,也需要老師多付出關懷。面對死亡,每個人的思緒皆會處於最為脆弱的時候,此時容易產生不好的念頭或極端的想法。例如:曾有學生因自己的寵物過世,就開始斷了與身旁好友的聯繫,因為他無法再承受任何分離的狀況。這種有極端想法的學生,其實就多需老師從旁協助。 因此,老師可採用一對一的面對面談話,或書信往來;甚至是餐聚,都是很好的方法。藉由創造出的輕鬆時段,在老師與學生無太大隔閡下,學生較易傾訴心底的聲音。
  3. 上課的觀察
  4. 在大致了解每位學生的狀況後,老師可以藉由學生上課態度的改變,來關懷該名學生。例如:以前每堂課皆必到的學生,卻突然開始翹課,此表示老師即需多關懷該名學生的情形。 當發現該學生精神不佳,老師可以藉由眼神的接觸,或是走到一旁拍拍肩膀,讓學生知道老師已開始留意了。有時眼神或肢體的表達是可以代替言語表達的。這樣學生就會容易向老師表明自己的狀況。此外,班上的「孤獨兒」,也是最需要老師關懷的,有些孤獨兒是個性使然,他可能不知如何融入班上氣氛,這時老師即需鼓勵他多多參加班上活動,讓他學習與群體融合與相處。
  5. 高度需關懷者
  6. 當老師閉上眼回想班上的每一位學生,若覺得哪一位同學不在班上,班上氣氛或程度可能應會更好一些?或許導師(教師)會發覺某些同學無法融入社群、或者他們常被同學孤立,這類學生也須老師多加留意並給予關懷。通常同儕壓力也會造成負面的心理影響。原則上,老師宜多運用以下技巧:
    1. 聽:多多傾聽,盡可能不帶批判與責備的語句或心情。
    2. 應:留意要避免的措辭。與這類同學晤談時,須多加注意用詞,在一個已經對自己沒自信焦慮纏身的同學身上,用一些否定的詞語是不恰當的,例如:不要想太多! 這或許是常用的話語,但是對於這些同學來說,他們會認為:原來我一無是處,就連有想法也都是錯的。老師面對這些學生,需要柔軟的語氣。老師不是叫他們遺忘,而是要一起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用同理心一起體會當下處境。輔導者應以同理心,多傾聽同學心裡的聲音,多利用說話的藝術,才不會造成反效果。
    3. 轉介:當老師發現情況已超出能力範圍且到達無法解決時,此時可協助同學一同向諮商輔導中心尋求協助。最佳狀況即由老師陪同前往諮商輔導中心,讓學生知道他並不孤單,有很多人在關心他,且願意陪伴他一起走出生命的低潮期。相信這會對學生有不錯的幫助。
Q & A
Q:面對孤獨兒,老師應如何幫忙他們?
A:老師可以積極鼓勵孤獨兒參加活動,讓他有機會和群體中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老師也可以利用郵件或信箱,給他一連串的關懷。當孤獨兒知道有人在乎他,他就會願意多多與大家相處了。此外,老師或許可安排幾位友善的同學,多告知孤獨兒班上的種種狀況,讓孤獨兒不再覺得自己被忽視。關於這幾位友善同學,老師也需要多付出關心,因為孤獨兒一開始的態度一定不太友善或不理不睬,這種情形會讓友善的同學感到受挫。
Q:面對班上同學的車禍過世,該如何關心其他同學的狀況?
A:老師可尋求諮商輔導中心協助,讓中心針對班上同學,規劃一連串的團體諮商活動。此外,我們亦須對過世同學身旁最親密的好友們,做個別諮商。因為這些友人的心理衝擊是最深的。同時,老師也可以對這些人進行連續幾週的密切觀察。

活動花絮照片